深冬時節,梅州滿山柚林掛滿了金黃色的柚果,把枝丫都壓彎了,十分誘人;田野旁,平坦整潔的柏油路向村內延伸,不時有村民走過;步入村莊,栩栩如生的壁畫,充滿生機的菜園子,一棟棟典雅又不失特色的客家民居映入眼簾……
美麗鄉村離不開扎根鄉村的人民法庭司法護航。梅州兩級法院24個人民法庭發揮法庭面向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積極融入轄區發展大局,為新時代鄉村振興貢獻司法力量和智慧。2021年至今,梅州全市法庭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2378件,協調化解涉重點建設項目案件368件。
聚焦文旅產業
打造客家文化旅游地
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致力于打造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閑目的地。位于大埔縣的光祿第,是張裕葡萄酒創始人、著名愛國僑領張弼士的故居,被國務院評為第八批古建筑類重點文物單位。1985年,為落實僑房政策,政府將其中95間房交由張弼士的后裔張某樞管理。
2013年,張某樞與大埔某旅游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在不損害光祿第原貌前提下開發旅游,張某樞每年象征性收取1萬元,用于家族祭祀、房屋維修等。后公司投入大量資金修繕維護,張弼士故居旅游區由原來3A級景區升級為4A級景區,全球游客絡繹不絕。
2021年9月,張弼士的4個后裔將旅游公司告上法院,認為其也是光祿第合法繼承人,要求返還光祿第并支付占有使用95間房的費用。張弼士后裔散布海內外,要找齊幾乎不可能。案件能否得到妥善審理,事關這座百年故居能否繼續發揮以史育人作用,也事關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大埔縣人民法院茶陽人民法庭庭長張永光前往現場勘查,到村委會了解情況,并到縣檔案局、統戰部找出相關歷史資料,條分縷析光祿第前世今生。
法院查明,95間房登記于張弼士名下,沒有證據證明房間法定或遺囑繼承,張某樞作為光祿第管理人與歷史檔案印證,4原告對合同簽訂知曉且未提異議,旅游公司并未構成侵權。為此,法庭駁回訴訟請求,光祿第繼續向游人開放。
法官在光祿第走訪張氏后人
這是梅州兩級法院人民法庭保護文物、護航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
梅州兩級法院還結合轄區旅游景點分布情況,科學設立梅縣客都文旅、興寧熙和灣、大埔北塘、瑞山4個旅游巡回法庭,解答群眾咨詢2300人次,現場解紛190多件次,實現旅游糾紛高效就地化解。
服務重大工程
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
“風電公司施工把我們的村道毀壞了,道路遲遲不修,賠償也不給,堅決要停工?!?020年初,平遠縣東石鎮綜治辦,12名太陽村村民代表向鎮政府投訴風力發電項目施工,引起道路毀損和涵洞積淤等問題。
平遠茅坪風電場是梅州首個風電場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風電公司因施工作業嚴重影響了該村村民的通行。村民多次到村委會、鎮司法所投訴,鎮里多次組織調解,但因賠償數額相差太大而未能成功。
法官進村調解糾紛
鎮綜治辦主任李鑫打電話請來了駐地的平遠縣人民法院東石人民法庭庭長陳玉婷。
經多輪溝通,雙方對立情緒逐漸緩解,2022年6月,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施工方一次性支付給村委會16.9萬元,用于修復路面。最終,茅坪風電場項目也如期完工。
這是梅州兩級法院人民法庭服務助力轄區重大工程的生動寫照。
梅州兩級法院各人民法庭把服務重大項目落地作為專班工程,為轄區在建重點項目提供點對點專項服務,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做好重點項目征收征用法律解釋工作,指導有關部門依法穩妥有序開展征收征用。
法官現場調解糾紛
同時,梅州兩級法院打通“村、鎮、法庭”三級聯動解紛渠道,協調涉重點項目勞動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通過多元調解方式解紛。2020年以來,梅州兩級法院人民法庭先后高效化解國家和省市重大建設項目建設中的糾紛368件。
堅持非訴挺前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梅州是廣東最大的柚子產區,年總產95萬噸,占全國五分之一,被譽為“金柚之鄉”“蜜柚之鄉”。前不久,梅縣區人民法院松口人民法庭化解了一起關于柚子購銷的糾紛。
2021年,初涉柚果生意的創業青年小羅大批量采購了數萬斤柚子,原以為可以大賺一筆,孰料當年行情突變,采購價格遠高于市場價格,導致小羅虧損嚴重,欠下周邊柚農一大筆錢。楊姨就是他其中的一個客戶。還了楊姨3000元后,小羅再無力償還剩余的1.6萬余元。楊姨無奈將小羅告上法院。
法官成功調解一起柚農與銀行借貸糾紛
受理案件后,松口法庭庭長張錦輝認為案子有調解的可能。
調解中,張錦輝反復勸說楊姨:“小羅拖欠貨款是違約,但并非故意不還,全額支付確有困難,能否考慮分期履行?”同時,張錦輝提醒小羅,注意收集了解農產品動態市場信息,完善合同條款,適當采用附條件等方式,減少價格波動帶來的交易不確定性。
最后,雙方達成分三期付款的調解協議。
張錦輝坦言,這樣的糾紛并不少見。為此,松口法庭把防范涉農業產業法律糾紛的陣地前移,指導農戶果商規范簽訂合同,傳播誠信交易理念,源頭預防糾紛。同時,松口法庭還與轄區黨委、政府、司法所等部門聯動,開設“柚子法律工作室”,組織“一站式聯合接待、一攬子聯合調處、一條龍持續化解”。
法官深入產業園區提供司法服務
松口法庭是梅州24個人民法庭源頭化解糾紛的剪影。
梅州法院在未設立法庭的鄉鎮街道設立97個訴訟服務站,并在工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園、林場等設立39個訴訟服務點,構建“庭、站、點”三位一體融合共治工作格局,實現訴訟服務基層全覆蓋,近兩年來開展訴訟指引2800余次,訴前調解糾紛493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