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等新型裝備;打造江海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社會智慧治理示范小區等示范工程;研發社會智慧治理產品首次應用到其他城市……在“智治”的推動下,江門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成果豐碩。
“智治”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治理方式。近年來,江門以“發揮智治支撐作用”試點項目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集中全市資源力量開展“兩中心一基地”(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域社會治理孵化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技術創新中心、江門市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應用示范基地)等科技支撐類創新示范項目建設,推進現代科技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既貼合江門需求,又對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示范效應的市域社會治理“江門樣板”。
高位部署:建立央地合作長效機制
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無線對講機……在江海區,網格員的單兵裝備正不斷升級,推動網格管理從“人海戰術”邁向“智慧治理”。在江門,科技賦能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隨處可見。
持續不斷的科技投入,源于江門市委、市政府對于“智治”工作的高度重視。江門市委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強調要搶抓國家和省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有重大需求的窗口期和機遇期,把握大勢、搶占先機,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和實踐成果。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
經過規范化建設,鎮(街)綜治中心煥然一新。
從建立央地合作長效機制入手,江門市政府先后與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市域社會治理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同時,以“強基導向”為理念,聯合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調研市域社會治理工作現狀,探索建設困難群眾服務管理、智慧政法、智慧應急、智慧養老等應用場景,形成市域智慧治理解決方案。
在江門市委、市政府推動下,多個國家級、省級平臺接連落子江門,不僅為市域社會治理提供了源頭技術供給,更聚焦應用場景、貼近產業需求,搭建起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體系。
如在2022年6月,在省有關部門支持下,江門在全省率先將信訪“外送服務”接入“粵省事”平臺。在率先試點的江海區外海街道,居民辦理信訪事項不但可以預約時間,還能選擇專家“上門服務”。
深度融合:打通部門之間“數據壁壘”
2022年6月,省數字政府市域社會治理“一網統管”示范區在江門揭牌。依托省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江門著力打通公安、民政、應急管理、信訪等部門“數據壁壘”,使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智慧、高效。
“數據是‘智治’的基礎性資源。過去,各家的數據往往不互通,導致治理效能不高。我們通過完善市域社會治理數據共享制度,打通‘數據壁壘’,構建市域社會智慧治理智能化數據底板,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苯T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破除壁壘,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并不易。江門從三方面下功夫:
——織密采集數據的網絡。以“雪亮工程”建設為重點,建好建強城鄉公共安全視頻系統,確保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同時,利用“全息小區”、視聯網等新技術開展深度試點應用,為打擊犯罪、社會管理、服務民生提供信息化支撐。
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正不斷升級。
——建設匯聚數據的中心。依托政務云平臺,把職能部門掌握的數據、網格員采集的數據、智能化設備采集的數據,匯聚形成支撐市域“智治”的數據池,破除條塊、內外、上下數據壁壘,推動數據跨部門、跨區域、跨系統的共享與交換。目前江門市已匯聚62個部門、80個數據庫、7.51億條數據,實現應統盡統;大數據中心平臺承載115個單位共257個業務應用,公共數據支撐能力排在全省前列。
——打造運用數據的基地。按照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的思路,鶴山市全力打造“智慧普法+智慧公法+智慧執法+智慧復議+智慧矯正”五位一體的“智慧法治基地”,推動公檢法司、教育、人社、市場監管、團委等多部門,深化業務協同聯動和信息數據交換應用。
有了各家源源不斷的數據支撐,江門得以不斷加快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全面應用行政執法“兩平臺”、持續深化“一網統管”等智能化平臺建設和整合,形成指揮調度“一盤棋”,實現辦案提速、業務協同,為平安江門建設和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合力。
強化應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落地
“禮樂街道向榮村村道兩旁樹木過于繁茂,臺風將至,為防樹枝被吹落砸傷村民,請相關部門派人修剪?!贝饲?,江海區禮樂街道向榮村網格員吳華杰通過智慧網格管理平臺將這一隱患上報。很快,工作人員便到場修剪樹枝,在臺風來臨前處置好這一安全隱患。
在江海區外海街道,智慧網格信息服務儀自推出以來深受網格員好評?!肮ぷ髦?,我們需要對社區進行日常巡查,并及時記錄網格‘人、地、事、物、組織’等多項基礎信息,形成《網格基礎信息工作臺賬》。而網格信息服務儀將傳統紙質記錄變成全程電子化記錄,大大加快信息采集效率?!蓖夂=值啦屎缟鐓^專職網格員鄧劭愷說。
在實踐中,江門始終盯牢基層所急、實戰所需、群眾所盼,不斷增強服務功能、拓展業務場景、提升“智治”效能。
為此,江門市積極依托“兩中心一基地”的原創性研發,推出智慧網格員單兵裝備、智慧網格管理平臺等新技術、新產品,推動相關技術成果在本地轉化落地,為實現基層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社會治理綜治指揮中心升級智慧治理“大腦”。
江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在服務基層治理方面,大力推動鎮(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快建設“多網融合、一網受理、一網統管、一網協同”的網格服務管理平臺。如開平市塘口鎮強亞村研發“德鄰匯”APP,把基層黨組織建在互聯網上,把黨務、政務、村務、財務和“三資”管理信息全面公開,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
在服務多元解紛方面,江門在全省率先上線運行“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綜合服務應用,做到群眾訴求分類分層分級精準上報、相關部門迅速響應協同聯動,將基層各類矛盾糾紛就地解決。自該平臺上線以來,江門通過“粵平安”群眾信訪訴求矛盾糾紛化解綜合服務應用辦理群眾訴求事項共11919件,每日辦結率保持在98%以上。
江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江門市將繼續大力推動“智治”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將更多智慧治理科技成果應用示范和產業化,力爭在全省率先實現基層治理系統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