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服務和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重大時代使命。近年來,廣東法院以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為重點,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高質量發展,先后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優化營商環境“雙十條”、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二條、涉港澳商事糾紛司法規則銜接審判指引十五條,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司法案例研究基地連續發布粵港澳跨境糾紛典型案例,助推大灣區朝著建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加速邁進。連日來,記者深入大灣區內地九市法院,以法院辦案一線為視角,尋找活力灣區的“法治密碼”,即日起推出“活力灣區 法治護航”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感謝法院的公正審理,讓我們更加堅信為北斗導航系統注入‘中國芯’是一項意義重大的事業?!苯?,在泰斗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斗公司”)的技術研究中心里,公司首席技術官許祥濱捧著自主研發的第五代TD1050的芯片,動情地跟記者講述。
一枚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背后凝結了企業數年的艱苦攻關。近年來,一批廣東科創企業憑借自主可控的核心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的長期壟斷,打上“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科技部指導發布的《2022年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顯示,廣東區域創新能力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研發經費支出、研發人員、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保持全國首位。廣東擁有超過6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在A股上市的92家企業中超九成是高新技術企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還顯示,“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經濟第一大省迸發科創新活力的背后,離不開司法對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
核心專利技術遭侵權
市場競爭陷入“出局”境地
泰斗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北斗衛星導航芯片、北斗短報文芯片研發及應用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近十年來,泰斗公司每年投入研發的費用維持在3000萬—5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在國產北斗芯片市場占據36.7%的份額,相關專利達到412件,領跑全國同類廠商。
2019年開始,泰斗公司發現國外某電子公司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近30款芯片及模塊產品,涉嫌侵犯已授權的專利,遂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
官司背后,是中外兩家企業關于技術和市場的較量。
涉案專利名為“一種加速接收機冷啟動首次定位時間的方法”,這是一項讓導航設備在弱信號環境下實現迅速定位的技術。業內普遍認為,該專利解決了導航領域中的技術難題,可廣泛應用于車輛導航和無人機定位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此前,國內導航定位芯片市場長期被國外某電子公司占據,份額一度超過50%。近年來,泰斗公司在同類市場的占有率逐漸提高,企業競爭日益激烈。
“為了占據中國市場,對方通過多個渠道以非市場化的手段對泰斗公司進行打壓,試圖對我們進行惡意收購?!痹S祥濱回憶。如今核心技術專利被侵權,讓泰斗公司錯失了進入市場的時機,市場競爭面臨“出局”,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法官聯合技術調查官
多方查證認定專利侵權事實
清晰理解涉案專利的技術內涵,準確認定被訴侵權技術是否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是知產類案件審判工作必須跨越的坎。
2015年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在全國法院率先探索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建立聘請技術顧問、技術咨詢專家庫等多種合作模式,破解技術類案件事實查明難題。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付雄博士接手泰斗公司案,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他多次和當事人雙方技術負責人溝通,充分了解涉案專利的技術細節。針對法官和技術調查官提出的問題,原告方曾先后十多次向法院補充技術材料。
涉案專利涉及導航芯片領域的底層原理,為了清晰認定專利侵權事實,付雄及時協調了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和相關科研院所技術顧問專家,共同反復研究給出專業意見。
經過多方查證核實,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最終認定涉案專利穩定有效,判決國外某電子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泰斗公司100萬元。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提升科創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保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一直是人民法院努力的方向?!睆V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劉宏說。
該案的宣判,在國內電子芯片業界引起強烈反響。許祥濱認為,這次訴訟鍛煉了我們用知識產權保護市場和產品的能力,鼓舞了我們做大做強中國企業的士氣,增強我們對國產衛星導航技術“走出去”的信心。
代表點評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技術的進步,離不開法治保障?!笔∪舜蟠?、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偉楷說,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搭建起司法規則與專利技術的溝通橋梁,積極為技術類案件查明事實,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增強司法保護效果,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推動企業在知識產權治理體系下茁壯成長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值得點贊。蔣偉楷建議,隨著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日漸成熟,出海的需求日益增多。人民法院要不斷豐富涉外知識產權治理生態,強化多元司法供給,為當事人提供多語種協助服務,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平臺,為我國自主創新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數讀
●五年來,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6.63萬件,審結6.13萬件。
●審結各類專利糾紛案件2.43萬件,審結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糾紛案件分別為1780件、4954件和17040件。
●技術調查官共參與案件技術事實查明3578件,出具書面審查意見12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