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我被詐騙了!錢能追回來嗎?”2022年11月3日,五華縣曾某因輕信一個關閉某貸款服務的電話,將該貸款里面的額度14萬元全部提出并轉賬到對方提供的賬戶內,后意識到不對的曾某立即報警。
梅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接到警情后,第一時間開展快速止付、凍結等系列工作,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為曾某成功止付被騙資金13萬元。
除“挽損追贓”外,為全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梅州公安堅守群眾路線,將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的系列動作延伸至企業發展和民生需求所向。
2022年5月,得知廣東梅富深業運輸有限公司的司機往來港澳通行證即將到期,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涉企服務專區民警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商務簽注續簽業務審批辦理工作流程,在3個工作日內及時辦好了相關證件。
“真是‘及時雨’,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得知司機通行證及時辦下來,公司涉港澳業務可以“不斷檔”時,該公司負責人長舒了一口氣。
警務工作好不好,百姓才是主裁判。在打造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實踐中,警務效能的提升,需要“中和民意”與“融和民意”,而對警務效能的價值評判,則需要“諧和民意”以綜合評價內部管理、隊伍作風、社會治安等,建立全方位的民意評價機制。
為全面提升警務活動價值標準,2022年,梅州公安把群眾評價與年度綜合考核、民警評先評優、晉升提拔緊密結合起來。在社會層面上,則充分依托“每日警情”立體播報機制,主動向社會通報每日電信網絡詐騙警情等,實現信息公開透明。在作風建設上,充分利用“平安廳”信箱、“平安梅州”微信公眾號及微博等自媒體,開設警民聯系及問政專區,深入開展開門評警、作風評議等各項群眾評議活動,及時整改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弊非竺褚庠u價好的實踐,使公安機關維護平安穩定的能力顯著提高,推動實現社會治安好、群眾評價好、警察形象好的目標。接下來,梅州公安還將繼續根據社會治理規律,體現群眾路線要求,不斷延伸客家“和文化”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長治之路,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平安梅州的道路上爭取更大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