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四點半課堂”,黨員志愿者幫社區上班族“帶娃”;建立調解室,成為社區居民化解矛盾糾紛好去處;成立臨時黨支部,為群眾提供“訂單式”志愿服務……在湛江,一個融入紅色基因的“和家工作室”社區服務管理新模式,正在為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保駕護航。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承載民生、凝聚民心。不同社區的基礎設施、人口結構、居民訴求等不盡相同,在社區治理中,如何充分發揮轄區居民熟悉社區“人地物事”的天然優勢?
近年來,湛江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在總結廉江市冠利社區“和家工作室”試點經驗基礎上,引導小區業主、物業、社區網格員等多方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及時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極大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如今,“和家工作室”已在屬地全域推廣,為該市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社區黨組織成為基層治理“主心骨”
在居民結構多元,群眾訴求多樣的當下,物業服務管理領域問題成為基層社區治理的短板,也是很多城市小區的“老大難”問題。
冠利社區位于廉江市城北,居住人口近2萬,是廉江市區為數不多的大型小區之一。樓棟多、住戶多,也曾給冠利社區基層治理工作帶來不小挑戰。
如何及時解決群眾各類“急難愁盼”問題?在此背景下,廣泛凝聚小區業主、物業、社區網格員等治理力量的“和家工作室”應運而生。
“和家工作室”在廉江文化廣場開展“紅馬甲穿城”志愿活動。
黨建引領激發基層治理活力。在冠利社區經驗的基礎上,湛江推行“支部建在小區上”,按照“應建盡建”原則,正式黨員3名以上的小區要在“和家工作室”組建黨小組。同時,由政法、組織部門統籌協調,將小區“和家工作室”網格化管理,小區所在綜治網格員和黨建指導員共同管理指導“和家工作室”建設,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在“和家工作室”的帶動下,參與冠利社區治理的力量不斷壯大:通過開展“共產黨員戶”掛牌工作,推動一批離休干部、退休教師、退役軍人、熱心公益的業主加入“和家工作室”,不斷拓寬基層黨員、群眾參事議事渠道。
發揮宣傳、協管、調解等方面作用
學生下午放學早,1-2個小時的“看護真空”誰來管?過去,這個問題難倒了冠利社區不少“上班族”。如今,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點半后,學生們放學后三五成群來到社區黨建活動室,在黨員志愿者輔導下做作業、復習……
這得益于“和家工作室”推動設立的“四點半課堂”:通過街道牽頭整合轄區各種資源,與學校、志愿服務組織等多方聯動,“四點半課堂”除提供課后作業輔導外,還定期舉行交通安全知識、防溺水教育、法律基礎知識等方面培訓。
近年來,“和家工作室”瞄準基層治理“痛點”問題,不斷推出新舉措。
為大力普及法律知識,“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作用,利用老黨員、老干部熟悉國家政策法規優勢,通過日常交流、入戶講解等方式,向業主講解物業管理條例等內容,提高居民尊法守法用法水平。
冠利社區“和家工作室”為小區學生開展“四點半課堂”活動。
良好的治安是居民安全感的來源。“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發揮社會治安“協管員”作用,加強與小區物業治安聯動,確保小區門口、重點部位覆蓋率100%加裝技防設備。同時,協助監督小區保安全天候輪崗值班,落實巡邏制度。
“‘和家工作室’和小區物業的聯動很頻繁,比如會一起勸阻個別業主推電動車上樓回家充電的不安全行為、上門批評教育個別業主高空拋物行為等等。在這里住,我感到很安全!”社區居民鄧伯“點贊”說。
“和家工作室”是小區業主和物業溝通聯系的重要紐帶,具有調解物管領域矛盾糾紛的天然優勢。“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發揮矛盾糾紛“調解員”作用,截至目前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279件,化解成功率達97.13%。
創新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
憑借善聽民意、辦事高效、處理公證的風格,“和家工作室”在冠利社區居民中樹立起良好口碑。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遇事愿意來“和家工作室”,越來越多的居民也愿意在閑暇時過來“和家工作室”當志愿者,為鄰居們排憂解難……近年來,這樣可喜的變化也同樣發生在湛江其他社區。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熱情,推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構建合理完善的相關制度機制必不可少。
一子落地,滿盤皆活。為積極推廣“和家工作室”建設經驗,湛江圍繞組織領導、目標任務、職責分工等方面出臺以加強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實施方案等文件措施,持續推進“和家工作室”建設,協調各方力量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湛江。以廉江為例,目前該市共83個小區建成“和家工作室”,建成率94.32%。
“和家工作室”志愿隊調解小區業主糾紛。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相關機制在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
如建立重大事項報告機制,業主委員會在更換物業公司、調整物業收費標準等重大事項前,要向小區“和家工作室”黨支部報告。涉及業主權益和公共利益等重大問題,“和家工作室”及時向社區報告。
又如建立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和家工作室”、物業服務公司、駐社區干警、駐社區法律顧問等多方參與的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物業管理問題、調解矛盾糾紛等小區事務。超出權責范圍的事項,由“和家工作室”向社區報告,社區向鎮(街)綜治中心及相關部門提出,通過條塊聯動解決問題。
在“和家工作室”的推動下,很多小區解決了治安隱患、垃圾亂放等“老大難”問題,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人民群眾是社會治理的力量源泉?!昂图夜ぷ魇摇敝皇钦拷涌焐鐣卫砉餐w建設,激發居民自治內生動力的縮影。如今的湛江,“勝哥調解工作室”“鄰居理事會”“老干部商事議事所”等基層治理創新項目不斷涌現,努力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